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找回受傷的內在小孩

情感是來自人類愛人與被愛的基本需求,這個動機,構成人與人之間「吸引磁場」,然而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通常沒有了解到關係中的磨練,其實是有意義與解決方法。

當我們還在子宮裡時,我們愈認同自己和周遭環境,就愈會受到身心與情緒的需求影響,如果我們相信,我需要的快樂、安全、自尊,或其他事物,都是經由別人實現,這就會成一個大問題。我們要求別人滿足我們的需求,正是孩提時代所做的事,希望爸媽滿足我們的需求。珍.尼爾森(Jane Nelsen)博士指出,孩童的兩大需求是歸屬感及確認自己的重要性,此兩項需求,很類似人類愛人與被愛的需求。

重生大師(Rebirther)桑德拉.雷(Sondra Ray)說:「我們過去與父親或母親的關係,會反應呈現在我們現在擁有的主要人際關係,除非我徹底澄清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我們就可能創造出自己所想追求的關係。」

關係如同一面明鏡,常常反映出我們的特質,或對關係所存有的信念,使我們有機會面對自己的脆弱,或發現自己的潛力,允許自己療癒過去的傷痛,讓自己成長,不必外尋找愛,給自己留一個愛的空間。

無論是對老闆、同事、部屬、朋友、情人、配偶或小孩,這些人擁有你不喜歡的特質,可能是你也擁有、想去做,或你相信的事物。他們補足了你的生命,於是你吸引他們到你身邊來。

回想一下你的父母,想想他們關於金錢與富裕的一些信念?

你對這些信念有什麼感覺,是好還是不好?想一想你父母之間的關係,對彼此的感覺如何?想一想跟你同性別的父親或母親,他們對身為男人或女人有怎樣的看法?你是否也承襲這些形象?再想一想跟你不同性別的父親或母親,他(或她)有些什麼形象?你是否在你的關係裡看見了其中的任一模式?

想一想,當你指責自己、批判自己所說的話,是不是與你童年時,父母責備你的字眼一樣?當你父母讚美你所使用字眼,是否和你讚美自己的話是相同?
如果你的上司是個愛批評又挑剔的人,看看自己內心是否多多少少也是這樣,或擁有「老闆總愛挑剔別人」的信念。

* 如果你的部屬工作散漫,看看自己哪些地方也會這樣?然後,徹底清除這樣心理模式。
* 如果你的同事不肯合作,看看自己哪些地方也是不肯合作?
* 如果你的朋友出賣你,看看自己哪些地方也是出賣別人?什麼時候你也讓別人失望了?是你   的信念?
* 如果你的情人冷漠又不愛你,看看自己內心,是否有個信念來自童年的父母,它說:「愛是不可靠的。」
* 如果你的配偶愛嘮叨又管太多,看看童年的信念,你是否有個愛嘮叨又過度保護小孩的父母?而你是否也是這樣的人?

* 如果你的小孩有一些惡習,看看你自己是否有些相似的惡習。.小孩子會跟著週遭的大人模仿和學習,把你內在的惡習去除,你的小孩也會自動改變。


本文作者/丁美月

摘自 <身心舒眠使用手冊> 姿霓國際出版發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