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美國密西根州的研究團隊發現,困擾不少長者的帕金森氏症,其致病源頭可能就在盲腸,而不是在腦部;
在分析超過百萬人的醫療紀錄後,更發現切除盲腸的人,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比沒切除者低19%。
這項由美國密西根州范安德爾研究所(Van Andel Research Institute)進行的研究,分析瑞典1946年開始的170萬人醫療紀錄,發現切除盲腸者有兩個特點,一是罹患帕金森氏症比例低了19%,二是就算罹病,平均也比同年齡患者要晚上幾年才發作。
這項刊載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網站上的研究指出,在病理學上,帕金森氏症因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堆積造成,因此也被視為一種突觸核蛋白病變,而在分析中發現,盲腸極可能就是突觸核蛋白在身體中大量儲存處。
事實上,過去醫師早就發現帕金森氏症與腸胃道疾病之間存在某種關聯,不少患者在病發前,都出現便秘、腸道異常蠕動等各種腸胃不適的症狀,這項研究也同時喚起人們對兩者間關聯的重視。
在此同時,研究團隊中的神經遺傳學家拉布莉(Viviane Labrie)提醒,這不是要大家馬上去割盲腸,畢竟沒割盲腸,又沒有罹病的也大有人在,同樣的,割了盲腸仍罹病的也不在少數。
另有幾位沒有參與研究的醫療學者提醒,這只是一個線索,並非定論,且除了腸胃道疾病外,帕金森氏症還跟其他疾病有關,她強調「這只是導致帕金森氏症的途徑之一,但此發現已經讓人非常興奮。」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