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如果你無所畏懼,還會去信仰什麼嗎?》

問:我是眾多虔誠信仰上帝的人之一,在印度時,我追隨當代的一位偉大聖僧。
他篤信上帝,在他的影響下,印度政壇發生了巨大變革,全體國民也與上帝保持同步。

我曾聽您在講話中倡導要反對信仰,我推斷您本人可能並不相信上帝,但是,既然您也信奉宗教,那麼您一定多少也是相信冥冥之中有神靈的。


我的足跡遍佈印度的各個角落,也遊歷過歐洲的大部分地方,見過很多修道院、教堂和清真寺。每到一處,我都能感受到當地人對上帝那種強烈的,甚至是難以抗拒的信任,他們願意把一切都交由上帝來安排。

雖然您不相信上帝,但您畢竟也有宗教信仰,所以我想問您到底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您為什麼不相信上帝?您是無神論者嗎?我們都知道,在印度教中,教徒既可以是無神論者,也可以是有神論者。

無論作何選擇,都可以成為印度教徒,這點與基督教不同,不相信上帝的人無論如何是不能加入基督教的。但這樣討論我們就離題了。我想說的是:我希望您能解釋一下對信仰的看法以及這種看法的合理性。我之所以提這個問題,是因為有人跟隨您,您有責任跟他們解釋清楚。

克:對於你剛才講的最後一點,我想澄清一下,我沒有追隨者,因此對你,對任何聽過我講話的人都不負任何責任。同樣的,我也不是印度教徒或者其他什麼教徒,不隷屬於任何宗教或團體。

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應該是照亮自己的明燈,沒有誰為師、誰為徒這麼一說。這點我們在討論最初就應該弄清楚,不然的話,你就會受制於宣傳和說教。

所以,我現在所說的任何話都不是教義、信條,我也不是在說教:我們或者相互理解,達成共識,或者無法彼此認同。現在,你非常肯定自己是相信上帝的,或許你也想通過信仰上帝來體驗人們所說的“神性”。

信仰涉及很多事情,對於所信仰之物你可能壓根就沒見過,但卻可以證明它的確存在,就像我們能證實紐約或埃菲爾鐵塔是真實存在的一樣。還有,儘管你並不是百分之百地肯定,但你相信自己的妻子是忠誠的。或許她在思想上出過軌,可是你相信她並沒有背叛過你,因為你確實沒見過她出去和人約會;也許她只是平日裡在腦中閃現過欺騙你的念頭,這類想法你本人也一定有過。

你還相信轉世,對吧?儘管找不出任何確切的證據證實確有此事。可不管怎麼說,諸如此類的信仰對你的實際生活也沒帶來多少改變,是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認為他們應當彼此相愛,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和其他人一樣到處殺戮,在肉體上和精神上傷害他人。

當然,也有些人雖然不相信上帝,卻照樣積善行德。有些人相信上帝,卻因為信仰塗炭生靈;而有些人口口聲聲願天下太平,實際卻在謀劃發動戰爭,這類事情實在太多了。

因此,我們必須問問自己:到底有沒有必要相信什麼?雖然有信仰並不會否認生命的玄機奧秘。但是,相信是一回事,為什麼相信則是另一回事。單純的“信仰”只是一個詞,一種思想,而並非事件本身,這就好比你的名字並不是你自己一樣。

通過親身體驗,你希望抵達自己所信仰的真理彼岸,並向自己證實真理的存在,但這種信仰會制約你的體驗因此是信仰催生體驗,並非體驗證明信仰的確存在。

你相信上帝會讓你產生所謂“上帝存在”的體驗,你體驗到的總是你相信的,因此你的體驗是無效的。基督徒可以看到聖母瑪利亞、天使和耶穌,印度教徒能看到眾多類似的神祇,穆斯林、佛教徒、猶太教徒和共產主義者也一樣。

信仰決定了你認為會存在什麼證據。所以,重要的不是你相信什麼,而是你到底為什麼相信它。你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信仰?你相信這個也好,那個也罷,它們在你眼中的差別都不能反映其真實狀況,真理是不會受一個人信仰與否所影響的,因此,應該要問一問的是:你到為什麼有信仰?你基於什麼相信它?你是對未知充滿恐懼,對變幻的社會缺少安全感,由此對生活產生了不確定感?還是你對人際關係缺乏信心?或者說,你是因為在生活龐大的威壓感面前感覺茫然,所以才躲藏在信仰裡尋求庇護嗎?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問問你:如果你根本就沒什麼畏懼的,那麼你還會信仰什麼嗎?


問:我也根本不確定我害怕什麼,但我敢肯定自己熱愛上帝,正是這種愛讓我相信上帝。

克:你的意思是說,你完全沒有恐懼,因此懂得了什麼是愛嗎?


問:我用愛代替了內心的恐懼,因此對我來說,恐懼是根本不存在的,我的信仰並不是建立在恐懼之上。

克:你真的可以用愛來代替恐懼嗎?事實難道不是這樣嗎?你產生了一種叫做“恐懼”的思想行為,之後用叫做“愛”的詞語來掩飾這種“恐懼”,用愛代替恐懼其實是你自己認定的另一件事而已。你用一個詞語掩飾內心的恐懼,進而以來那個詞語,希望借助它消除恐懼。


問:您這麼說讓我很不安。我懷疑自己根本沒興趣再繼續討論下去了。信仰和愛一直支持着我,幫我過着體面的生活。而您對我信仰的質疑讓我心神不安,坦白地說,這種感覺讓我害怕。

克:那就是恐懼,是你自己一點點悟出來的,這種感悟讓你不安。信仰來自恐懼,最具有破壞力。人必須擺脫恐懼和信仰。信仰讓人們產生分歧,心腸變硬,相互憎恨,還孕育戰爭。你已經委婉卻又不情願地承認了恐懼催生信仰。要想直面恐懼必須擺脫信仰。

和任何理想一樣,信仰是對現實的逃避。當卸下恐懼的枷鎖,人的思想便會處於全然不同的狀態。在那時問“上帝是否存在”才比較合適。

受恐懼或信仰陰雲所籠罩的頭腦,既無法理解真理,也意識不到真理。那時的頭腦處於虛妄狀態,對於至上的真理顯然是無法突然領悟的。至上的真理永遠在那兒,和你或其他任何人的信仰、意見或結論都沒有關係。

正因為不知何為真理,你才寧信其有,但是去認識真理卻無法發現真理。認知被侷限在時間的狹小空間裡即便你認為自己發現了,那也是在時間束縛下的認知,故不可能知道那個至上真理。說到底,當你說“我瞭解自己的妻子和朋友”時,你所瞭解的其實只是那個意象或那段記憶而已,而這些都屬於過去。

你永遠都無法真正瞭解任何人或任何物。任何有生命的事物都是無法瞭解的,除非它的生命終結。認識到這一點,你就不會再從認知的角度去考慮關係了。所以,我們根本不應該說“世界上沒有神”或是“我瞭解神”,這兩種說法都是對神的褻瀆。想要理解何為“真理”必須擁有自由的心態,不僅要擺脫已知,還要擺脫因已知和未知而產生的恐懼。


問:您談到理解何為“真理”的問題又否定了認知的有效性。可是,如果沒有認知,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呢?

克:認知和理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認知和過去相關,因此總是將人拘於以往,理解則不然,它不是結論,也不是積累。如果你聆聽了,也就理解了。理解是專注。當你全神貫注於其中,你就會理解,理解恐懼就是消除恐懼。

由此,起主導作用的將不再是信仰,而是對恐懼的全面瞭解。恐懼感消失了,就會擁有自由之心,只有到那時,人們才能發現什麼是真理。那時的“真理”既不是一個單詞,也不是一種信仰,亦不是其他任何你可以擁有並且說“這是屬於我”的東西。如果沒有愛和美,那麼你所稱作的神根本就是虛無。


《如果你無所畏懼,還會去信仰什麼嗎?》【克里希那穆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9a711b01014dr8.html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