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生命的苦樂 取決心的大小

佛教傳說中,佛陀出生即能行走,每走一步,腳下便湧現朵朵金蓮。
蓮花在佛教中,有其特殊的意義,「佛祖慈悲懷,蓮花朵朵開」,蓮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深受文人雅客的喜愛。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朵聖潔的蓮花,因此,每個人也都有品性潔淨的內心。把握這份心,就有機會取得幸福的關照,從而永遠脫離世間的痛苦,得到永恆的快樂。

有位信徒問無德禪師說:「同樣一顆心,為什麼心量有大小的分別呢?」禪師並未直接作答,告訴信徒說:「請你將眼睛閉起來,默造一座城垣。」於是,信徒閉目冥思,心中構想了一座城垣。信徒說:「城垣造完了。」禪師說:「請你再閉眼默造一根毫毛。」信徒又照樣在心中,默造了一根毫毛。信徒說:「毫毛造完了。」

禪師問:「當你造城垣時,是否只用你一個人的心去造?還是借用別人的心,共同去造呢?」信徒回答:「只用我一個人的心去造。」禪師問:「當你造毫毛時,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還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呢?」信徒回答:「用全部的心去造。」於是禪師就對信徒開示:「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個心;造一根小的毫毛,還是用一個心,可見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其實人的心何止能大能小,亦可淨可濁,由此既能生快樂,又能生煩惱。痛苦和悲哀都來源於自己的心。一個人心中若太過執著,自然會迷失在欲望的叢林中,分辨不出正確的方向;只有心如水般清澈,如月光般輕盈,如蓮花般純淨,才能擁有快樂的心境,擁有單純的幸福。

一位禪學大師有一個老是愛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師派這個弟子去市集買了一袋鹽。弟子回來後,大師吩咐他抓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然後喝一口。「味道如何?」大師問道。「鹹得發苦。」弟子皺著眉頭答道。

隨後,大師又帶著弟子來到湖邊,吩咐他把剩下的鹽撒進湖裡,然後說道:「再嚐嚐湖水。」弟子彎腰捧起湖水嚐了嚐。大師問道:「什麼味道?」「純淨甜美。」弟子答道。「嚐到鹹味了嗎?」大師又問。「沒有。」弟子答道。大師點了點頭,微笑著對弟子說道:「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鹹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大師一語道破我們一直以來的困擾: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鹹淡,取決於裝盛它的容器。

有人說,生活像是一顆苦瓜,即使在聖水中浸泡,在聖殿中供養,放入口中,苦味依然不減,這是苦的本質;其實我們的生活,更像是一杯白水,放入蜂蜜就是甜的,放入鹽粒就是鹹的,放入茶葉有些苦澀,放入咖啡就有醇香。心是苦的,生活便如苦海無邊;心是甜的,生命處處都是曼妙風景。



(本文作者/今酉)

(摘自/淡定,讓你心想事成/華文精典出版)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