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 星期三

【艾克哈特托勒】生命的內外兩個目的

天文學家從他們對宇宙的探索和研究中發現,宇宙從距今大約150億年以前從完全的虛空進入到了物質的顯化,隨著大爆炸之後的百億年時間裡,至今它仍處於不斷擴張的狀態。


但宇宙並不只是在單純的擴張,它還在以極為複雜的方式成長與變化,變得越來越不同。

於是,一些科學家也提出了假設:宇宙從最初的虛無進化至複雜多樣的變化過程,最終,這個過程將可能完全的翻轉過來。意味著,當宇宙擴張至某個極限值,它就會開始收縮,並再次回歸至未顯化前的虛無。

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猜測,宇宙本身從最初的誕生到進化與繁衍,又從繁衍之後的擴張狀態轉變為收縮,直至回歸虛無,這個過程一直在重複又重複,已經發生過很多很多次。

那麼,這其中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宇宙要這樣煞費苦心的去做一件並無意義的事情?

對於這個問題,即便是史蒂芬·霍金也無法為你給出很確切的答案。

如果你看向自己的內心,而不僅僅只是看這個外界,你可能會發現與你自己有關的兩個目的:內在目的和外在目的。要知道,你自己便是一個巨大無邊的宏觀顯化的極小微縮版,你是宇宙自身的一個極細微分形,所以宇宙和你一樣,它也有著內在目的和外在目的。

對於宇宙而言,這個外在目的便是通過無數種不同的體驗去實現它所渴望的創造,並以無限多種樣子,無數多種形態去盡情的玩耍,實現夢想,演繹生命的劇情,或者你所能想到的任何表達形式。

而它的內在目的則是不斷去瞭解和認知它那無形又無相的本質。於是,外在的目的和內在的目的之間形成一種相互的調和與關聯:宇宙把它的本質—這無限的意識本身—帶入到擁有形態的世界體驗中,隨後又不斷的改變這個形態的世界。

而這個轉化與變化的最終目的,它的真實意義卻遠遠超出人類頭腦所能理解的範疇,如果以人類大腦的邏輯思維去試圖理解它,既不可想像也無從下手。不過在這顆星球上,此刻就有著各種各樣的轉變在我們身邊發生,並且,很多轉變也越來越多的與我們自己直接相關。

這便是外在的目的與內在目的之間必然的最終融合,意味著,這個世界和所有人,此時此刻已進入到從"人性"轉向"神性"的關鍵期。

如果人類真的想去弄清楚宇宙擴張與收縮之間的真正關係,就不得不首先把我們自己的生命真相弄清楚,搞明白。但我們也要記住一點:以任何形式,任何從口中說出的宇宙真相,都不是最終的真相。

不論是邏輯概念或是數學公式都不可能用於解釋無限本身,人類現今所擁有的科學技術也根本無法弄清楚整個宇宙的真相。

宇宙作為一個實相,本身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是人們卻都有一種偏好或習慣:站在自我侷限的角度,以自己所認為的想當然的想法或觀點把這個完整的整體實相分割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碎片。

例如,人如果站在一個自我侷限的角度,他們所理解和認知的就同樣存在侷限。這就像是盲人摸象一樣,不論這些人摸到大象龐大身軀的哪一個部位都不是一頭完整大象的真正樣子。但對他們自己來說,可能會認為自己的理解很正確,很真實。

不同的人的不同想法,意味著不同的某種觀點,而每一種觀點卻都有著它不可避免的限定性,就意味著,從最終的角度來說它們都不真實,或者至少不完全真實。

只有整體本身才是真實的,但整體自己卻不可能說話,也不可能像人一樣思考。若要超越這些頭腦思維的限制去真正看到,你需要先脫離人類頭腦固有的思維侷限,因為頭腦無法理解每一樣事物只在當下存在,每一件事情只在當下發生。

所有曾經發生或是將要發生的都在此刻與當下,並不存在於時間的向度之內,因為,時間僅僅是頭腦認知之後的思維構建。

若要對一個相對的真理和絕對的真理加以說明,讓我們來看一看日出和日落。當我們說,太陽在晨間升起,在日暮時落下,這是真實的,但僅僅只是相對真實。

以絕對的角度看,它就是虛假錯誤的。因為,只有從地面的角度或是近似於地面的角度,從這個受限的視覺角度才會覺得太陽升起然後又落下。

然而,假設你處於太空中,你就會親眼看到,太陽既沒有升起,也不會落下,而是在無限的宇宙空間之內永恆的閃耀!

但是,即便在瞭解這個真相之後,我們依舊可以談論日出或日落,依然能夠欣賞它們的美麗,並以藝術表現的形式歌頌和讚美它!

即便我們已經知道,太陽的升起和落下只是相對的真實,而非絕對的真實,卻並不會影響到我們對它的欣賞和讚美。

接著,讓我們來繼續談一談另一個相對的真實:宇宙的顯化,以及它返回至虛無,這種認知同樣受到時間的侷限,這就好比你說:"我的生活",當你這樣說的時候,一個限制性的觀點也由此產生,它對應了另一個相對性的真實。

並不會存在"你的生活",因為從一開始"你"和"生活"就不是分離的兩者,而是相同的一個。


作者:艾克哈特托勒
譯者:U2 心無為     https://awakenlight.tw/14387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