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宇宙計畫的一部分,揚升是其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宇宙週期進入新的時間循環的必然現象。不僅是地球揚升,
所有本宇宙的星球都會揚升,而地球是最後一個,所以它具有特別的靈性意義。作為地球中的所有維度(1-4),具有微弱意識的礦物和生命體都會跨越它們自身的維度,而達到更高意識層級。無法經歷(承擔)這個過程的,會以死亡或轉移的方式離開這個地球;剩下的大部分人會離開第三維度進入第四維度的不同現實,而只有不到1%的人口可以不依賴外在條件的改善和團體協助而自行揚升。
揚升後的世界主要存在三個維度的人類。星際人類(第五維)、開悟人類(第六維)、揚升大師(第七維)以及更高。達到揚升大師層級,從覺醒並進入揚升過程算起,至少需要十幾年的時間累積。揚升過程簡單分為四個階段,覺醒階段、光體階段、穿越帷幕、化蝶重生。其中的“化蝶”階段,是成為一個揚升大師的可能性,是在本次揚升週期中可達到的最高潛力。“穿越帷幕”是徹底地脫離3D幻相世界的禁錮,“光體階段”是提升各個精微身體的頻率以達到開悟,“覺醒階段”是為進入揚升過程所做的身心準備。建立光體需要3年時間,穿越帷幕也需要3年時間。覺醒的準備時間則不定。
“化蝶”階段的時間雖長,但不是最難的,一旦你脫離3D矩陣干擾,化蝶重生只是個時間問題。當你徹悟大道,達到宇宙意識你就能夠擁有“自然無為,湛然常寂。”的心態,就能掌握如何轉化肉身的技術。好比將我們的身體細胞全部煉化為光,成為水晶光體;或者煉化成氣,“聚而成形,散而成氣。”能夠顯隱自如,這雖然不代表最高的光商水平,但它卻是提升光商到一定程度後的自然副作用,“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化蝶階段關係到假象世界的破除,這是物質和空間的假象,只要你的身體化空,物質和空間就名不副實。那你就能夠瞬間穿越物質宇宙。
從第五維度到十三維度共有七個天堂(或七個平行宇宙),物質宇宙屬於第一個天堂,它是所有人類,包括外星文明、星際種族的家園,其中有人類居住的星球有18000個。雖然也有科技程度和靈性層次的不同,但是他們都屬於第五維度世界,一半物質一半靈性。是佛教裡面的“欲界天”。如果你的頻率沒有達到六維以上,你最終的去處是物質性宇宙的五維星球,當然地球也會成為它的一份子,你也可以留在地球上。將不會再有“帷幕”、不能自我做主的輪迴轉世機制,可以直接體驗第五維度的身心狀態,可以體驗很多欲界天人的美好生活和科技水平。
非物質宇宙從第六維度開始,它是五維的根源和本體。只有瞭解了宇宙的本體以後,才可以通過證悟的方式跳離物質宇宙,達到更高的非物質宇宙“色界天”。在色界天眾生是以完全的光體形式存在,確實有一些靈魂是特意從色界天下來參與這個揚升的盛宴。在揚升群體的時間次序裡面,是按照靈魂下降的維度來劃分的,首先是來自或達到非物質宇宙的群體,其次是來自和達到物質宇宙的群體,最後是進入第四維度不同現實的地球人類。所有人的揚升都是同時進行的,不同在於覺醒層次高的人會首先體驗揚升過程。最難的是大眾群體,因為他們對揚升一無所知,只能等待社會環境的整體改變帶來的影響,需要一個“事件”。而這個“事件”的時間點掌握在源頭手中。
如果揚升起始時間從2012年開始算起,最早的非物質宇宙群體也已經完成了他們的“跳出帷幕”階段,而進入最後的“化蝶重生”階段。144,000個大師正是來自於非物質宇宙的第七至九維度,他們就好比地球上的小型供電站,將揚升的能量導引到世界各地,他們代表著新水晶網格的完整性,所以他們必然首先達到揚升。一旦這些人全部覺醒恢復到原來的高度,每個人都會影響到1萬-10萬人的意識水平,並將他們引向揚升的入口。
幸運的是,所有人的潛力裡面都已經包含了一個真正的揚升大師:那就是當你越來越符合道的法則,你的頻率自然會水漲船高。當你提升自己的各個細微體頻率到一定階段,“大師”將取代你目前的心智狀態,將你從各種各樣的思想限制和恐懼中救拔出來,3D矩陣將不再能影響你,而你不會感覺有任何不自然。對你而言,揚升變成了一種個人探索經驗而不是歷史命運的強迫,你對生死的存在意義將獲得體驗式的超然。因為“你只是從容地來這裡,然後從容地去那裡而已。”
“不懂去珍愛生命,也不懂去厭惡死亡。對任何遭遇都欣然接受,無所牽掛地擁有本來的狀態。知天命曉人為,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順應自然……”這是莊子眼中的得道真人,這樣的人就接近於揚升大師的特徵表現。當然從時代的要求來看,揚升大師或許更有時代的印記和超前性,雖然其內在本質保持不變,但他們的意識層次和頻率是超越這個物質宇宙的,早已超越生和死的邊界,達到不生不死。在他們眼中“一”和“不一”都是“一”,真正體現了大道的法則和精髓。而我們能夠做的不是模仿大師,而是努力提升自己的頻率,以期可以達到“化蝶重生”的階段。
“穿越帷幕”才是最難的。跳出“帷幕”是幻相世界的破除,幻相世界就是我們的心智體投射出來的個人思想和情感在3 D物質帷幕上的成像。這個成像是個人化的。能夠看穿幻相意味著你已經清楚地瞭解了這個幻相世界的運作原理,你能看到幻相是如何通過社會體系、集體觀念、世俗規則、外在事件、個人潛意識投射出框架,並依據你思想和情感的強度來俘獲你,以達到用框架來禁錮你的目的。所以你不能失去自我意志,任由幻相來控制你。當我們不再簡單認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沒有經過覺察),不再把外在現實當做實相,就沒有任何東西和人可以抓住我們。我們也就擺脫了業力之網,成功地從幻相戲劇當中脫離出來。當然你還可以隨時回去,帷幕比面紗還“輕薄”,但是你不會再被它捆綁。你將自由地活在自己創造的實相當中。
不去認同心智體,當然不是從心智的角度去否定我們的思想和情感,而是要上升到一個更高的角度(高我、智慧)來看待和審視,瞭解它們所體現出來的所有可能性意義和啟示,瞭解它們的動機、根源、編程、外在影響等等,瞭解它們的複雜結構,以及如何製造出情緒干擾讓我們失去內在平衡和穩定、失去高我的直覺,從而越掙扎越被捆綁。只能在平衡好我們的較低身體情況下,運用智慧的能力才會從根本上解除這些由多個線路糾纏在一起的複雜線團。
實相和幻相好比手心和手背,二元分別本身都是虛妄的,因手是一個整體。實相是一元,在實相當中有真實的幸福、自由和解脫。幻相是二元和多元,在幻相裡面有真實的受苦、束縛和禁錮。把握好我們的心智體,關鍵在於我們必須能夠有意識站在智慧(靈性體)的層面上指導我們的現實人生,耐心的一步步解開身上的枷鎖。而這通常經歷光體階段,因為在光體階段我們能夠實現多個細微體的完整融合,這樣才具備足夠的力量和準確度去達到目的。
所以“穿越帷幕”也不是最難的,難的是經歷“光體階段”。我們有機會在這個階段建立十二個脈輪系統,也有機會獲得開悟。但必須要有一定的學習和領悟能力,同時提升大腦和心輪的光商,偏重任何一方都是不協調的,都不會獲得開悟。對於那些缺乏來自最高層面的真理教導,比如對地球上的大師老子、佛陀、基督等的教導缺乏一定瞭解和認識,不能區分它們的宗教形式與核心教導;或者和源頭無法產生心輪連接的人,將無法發展出完整的脈輪系統,對光能量的體驗不夠充沛和強大,這會影響到細微體的“淨化”。
開悟需要心和腦的平衡發展,所以開悟的時候,大腦和心輪一定會被一條管道連接起來,這條管道就是“中脈”。光體完成的時候,心腦連線的區域就會成為你真正的力量中心。一個人只要關注好這個部位就可以了,其它不是特別重要。較低的脈輪系統可以通過在生活當中磨礪意志和耐心、調節身體頻率去完善它。光體階段,已經能夠將身體、能量體、情緒體、心智體統攝在靈性體之下,這樣才有可能讓我們本已具有的自性光輝自然顯發出來,我們會認識我們的本心是永恆的、非二元的。我們會清楚地看到我們的“小我”意識是如何給我們的永恆體驗帶來阻礙的,而小我意識常常是3D矩陣的犧牲品。所以開悟以後需要進一步轉化我們的濁意識和習氣,以便用本我意識來實現穿越帷幕達到實相。但沒有精微能量作為基礎就不會有光體階段、也不會有開悟。
所以“光體”完成也不是最難的,難的是“建立光體”。尚處於覺醒準備階段的你需要更有決心和意願,把你目前所處的位置當做神的意願,是為了成就更成熟的你而設計,這樣你可以有信心不斷去化解各種外在的考驗和測試。會有一個重要的時刻,你的心輪從內到外的一個“覺醒”,並將所有脈輪通道連接起來,那是你被恩典的時刻。這種恩典發生在當你和銀河中心對齊的時候——不是位置上的對齊,而是在縱向上的對齊。這意味著它發生在你專注於非時間領域的時刻,它絕不會在你的心依戀過去和期待未來的時刻發生。當你的專注力穩定地達到了“當下”,恩典的“火焰”也會如約而至。
在三年之內完成建立光體的準備,這往往是從喚醒你的昆達里尼開始。但是你也可以從打開你的能量呼吸“玄關”,建立起能量通道開始。你必須瞭解一些能量的知識,減少能量在生活中的損耗,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不良生活習慣都需要改變,一旦你的身體經常處在沉重、疲累的狀態,你就需要瞭解你的身體感受和需求,瞭解你的情緒狀態。讓自己能夠經常地放鬆但不是慵懶,打坐是調整內在四大平衡的最直接方法,也是最聚能量的手段。只有身體和情緒的頻率提升以後,你才能感受到輕盈的星光體。而一旦你的星光體變得純淨有光,配合激活的第三眼脈輪,就會有靈魂意識的第一個覺醒(第一個高我)。
“建立光體”也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覺醒前的準備,因為這個準備時間可能是無限的。是你個人的意願和自由意志在做決定,並沒有任何人可以為你做決定,哪怕全世界都揚升了,源頭也不會刻意把你拉上去。準備時間的長短取決於你個人的人世功課做得如何,你是否為了達到自己的最高夢想而願意改變自己:包括從世俗世界當中收回自己的力量,成為完整獨立的個體;同時勇於實踐,把自己的靈性思想運用在生活當中而不妥協和苟同3D法則。內在誠實不虛偽,不害怕別人的輕視和不理解,做自己命運的主人等等。這會幫助你完善你的下三脈輪力量,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期沒有獲得進步還需要一個明師來指引你,畢竟大部分人都不具備自學成才的能力和基礎。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