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yachak】無生和無為

無生和無為的智慧到底誰更高明,站在不同的立場可能會得出不同結果。佛法更側重無生,修道更側重無為。但是
究其本質,這兩者說的都是同一個真理:心的本體既是無生也是無為,萬法的本質既沒有作為者也沒有生滅現象。如果從過程中的技術含量來看,因為我們要穿越靈性的七道門才能達到本源,這七道門代表六根、妄心及其結使。結使的意思是封住我們本性的七個門禁。這些門禁不是並列的,而是縱深的,所以解除結使也是一個個來的,不會直接跳到後面。第一個結使的脫落髮生在第一道門打開的時候,這是靈性的第一個層面。


這時候會發生第一個“自我”的消滅現象,其實是第一個結使脫落帶來的錯覺(表面看來的自我消失其實是錯覺的消失,所以真正來說我心的擴展)。行者證得“我空”,並超越身體和我執。“我空”的同時,自然也就“人空”,所以首先會消失的結使都是對濁世間的愛慾心理和人我分別心理。因為行者已經證到在五蘊和六根裡面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所以也沒有一個想要去滿足的慾望主體,滿足的慾望對象也是空的。由此,無為的感受和想法就自然地出現在個人的意識當中,同時意識改變也會失去很多刻意的“有為”努力和抗拒心理。同時伴隨的是無生的感受和想法,儘管身心內外是不斷變化的,但是內在始終是有一個如如不動的中心存在。

不過這種無為尚未牢固,粗大的思想煩惱可以無為,不易覺察的隨眠煩惱則做不到無為,或者遇到較強的業力現前也做不到無為,因為定力不夠的緣故。這時候對無生的體驗也還停留自身感受層面,因為我空了,消除了大部分六根和六塵的膠著狀態,對外在萬事萬物都有虛幻的感受,知道都不是實相,但是尚未證到內外一體,外在是內在的鏡像效應,外境也和自身一樣是空的、無生的本質。因為自身和外在尚有區別,所以當打開第一道門達到第一個層面的時候,無論定力或智慧都沒有達到圓滿,因此都不算是真正徹悟了無生和無為。

打開第二道門的時候,第二個結使脫落,自身空性的感受更持久和深透。不僅人空,萬法也空。在這種境地當中所獲得智慧不僅是意識到身體和頭腦裡面都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就連一切外在顯現都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性本體,這就是無生。

雖然外在都有生有滅,但是內在卻始終感受到似乎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一切隨緣而起隨緣而滅沒有痕跡,但有一個東西始終是恆常的。但這個恆常的本體卻找不到,因為它本身也是空性的,即便去尋求這個所謂“空性”也是不可得的。這種內空境界反觀到外在的生滅現象,並融合成一體,最後是萬法皆空,連人空和法空都沒有了痕跡,這是最究竟的大空性。但是這種大空性並不是空洞無物的感受,而是很實在的光明圓滿感受,並伴隨著微妙的快意。就像一塊琉璃當中的明月,透明而發光。無論從內看還是從外看,都是圓明清淨。一個人身心清淨到內外皆似琉璃的時候,也就是道家所證的“虛空粉碎,大地平沉”的無為之境。

這個無為就不僅僅是思想和感受上的了,而是身心的自然安穩狀態。無需費力、無需忍受、常無間斷。無為的智慧可以化解一切有為的煩惱,就像無生的智慧一樣,生滅的剎那之間,這種無生智慧就已經升起了,因此也沒有什麼煩惱的糾結可言,因為一切都是無生的,由二元性體驗帶來的內在衝突無一不是虛假的,心中再不會存留任何印象和執取。達到這種境界就是真正的解脫生死了,因為已經真實地看到生死輪迴、因果業力都在有為法裡面,而只有無為法才是本體,所以可以自主生死,不受業力牽絆。

無生是最根本的智慧,一個人通過無生的智慧可以無師自通進入任何一種智慧。無為則是理解了道的奧妙,無為而不為,知天意、曉人為也是一種修為的圓滿。兩者都讓人獲得真正的“大自在”和“逍遙”。當行者初步體驗到無為的時候,只是和個人內在意識達到離欲有關,它和無不為尚缺少一個連接點。當兩者連接起來變成了“無為無不為”的意識高度,就類似於無生的智慧。因為無生的智慧確實是內外兼修的,不會把個人和世界隔離開來。只是在第一個層面,通過定力而獲得的感受對外更像一種“堅忍”,所以是類似無生。對事物過程的智慧觀察則達到無為,算是一種“了悟”。

從技術上看,無論無為或無生,都需要定力和智慧的完美結合,孰先孰後僅僅是個時間問題,對於大多數人最關鍵還在於如何才能進入第一道門?而要進入第一道門最主要的兩種路線,一是通過打通身體氣脈,經三摩地先破身見;再控制頭腦意識,破除我執,證入“人空”和第一個層面。二是通過消除頭腦的錯誤認知和恐懼模式,控制頭腦意識,再打通身體氣脈,經三摩地同時破除身見和我執,證入“人空”和第一個層面。


原文:http://russ999.pixnet.net/blog/post/323568826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