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當你在野外遭遇某種動物的攻擊,正是你的憤怒給你帶來反擊的力量;當我們失去心愛的人與事物,正是那股悲傷讓我們感受到內心深處的愛;當我們置身生命的黑夜,正是恐懼的洗禮讓我們重獲勇氣…
當我們接納某一種情緒,它便可得到釋放和流動,當我們排拒某一種情緒,它便會堆積、壓抑從而變得具有破壞性。
情緒無有好壞,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它,以及是用建設性的方式表達它,還是用破壞性的方式表達它。
2.只要控制好自己,"壞情緒"就不會影響我們
我們往往會覺得,只要控制住自己不去關注那個"糟糕"的情緒,它就會逐漸消失。實際上,這就像把垃圾桶用布蓋上,就認為垃圾就會消失—這是不可能的,它只是暫時看不見了而已。解決方法最終還是:你要去把垃圾倒了,不然房間收拾的再整潔,你還是會聞到垃圾桶的味道。
3.只有"負面情緒"被消除,我們才會過得更好
事實上,情緒只是從我們身上路過而已,不管令人舒服的情緒,還是令人不舒服的情緒,只要我們不"挽留"它,它就只是通過,然後消失。因此,並沒有一個"大BOSS情緒"等待著我們去消滅。我們所要做的,只是學會更好地讓情緒通過自己,不再淤堵滯留在我們之中。情緒無法被消除,因為它本來就不屬於我們。
4.流露情緒是軟弱的表現,還可能傷害他人
在我們的教育中,流露情緒往往被認為是不好的。在古代,"喜怒不形於色"會被認為是有涵養的表現。而直到現在,人們也會認為:生氣會傷害到別人,哭泣會麻煩到別人、會被人看不起等等。
發現了嗎?這裡面的關鍵詞是"別人"。因此,這種信念其實是由於我們太注重他人的看法造成的。當我們在他人的目光中迷失了自己,就會只去表現出令他人覺得滿意的情緒,而包裹住其他那些可能會"令人不悅"的情緒。
其實,情緒是不可能真的完全被"埋藏"起來的,對方總會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與其維持表面的和平,真實地表達可能反而是更勇敢,也更容易解決問題的方式。
5.情緒是不由自主,不受控制的怪物
有人認為情緒是必須被控制的,有人則感覺情緒完全不由自主,能把人淹沒。或許你我都經歷過一個突如其來的情緒,然後長時間陷入其中無法自拔。但仔細想想,我們真的無法自拔了嗎?
其實身處再強烈的情緒中,我們還是有一線清明的意識存在的。而只要覺察到這一線意識的存在,我們就暫時與那強烈的情緒分開了一些。
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從情緒中逃開,而是去學著有意識地"知道"我們身處什麼樣的情緒中。學會有意識地經驗情緒,你會發現情緒原來並不是不可控制的怪物,在它背後,往往還埋藏著珍貴的秘密呢。
6.學會表達情緒容易變得"情緒化"
"情緒化"是指對表達情緒的不自知,隨便地、無限制地發洩自己的情緒,但這往往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應對才導致的。而"學會表達情緒"則正是去學習如何帶有自知力的瞭解自己,表達內心真正的情緒。因此,學會表達情緒不僅不會讓人變得情緒化,反而可以逐漸讓情緒化的人更知道如何去面對自己的情緒。
情緒提醒我們去面對生命的真相
強烈的情緒就像一股亂流,瞬間會將你顛簸出原有的軌道,去面對生命的真相。原來,在你內心中有一個痛點,它常常被相同的狀況觸碰,但還未引起你足夠的注意。
有時,它又像一個警示燈,當你前往並非你的路途方向時,它會不停閃爍,告訴你:你現在可不是在自己該在的地方哦。所以,當你在做一些重大的抉擇時,不妨觀照你的情緒。
情緒也提醒我們活在當下,活在當下的實相中—既不懊惱於過去的匱乏、創傷,也不寄望在未來會發生突如其來的轉變。
"當下"是一個新的選擇,選擇不再為過去的創傷所累,選擇經歷這生命中全新的一刻,選擇面對世界的態度,選擇讓自己快樂還是不快樂。
如果將人的生命本身比作酒店的大堂,人事物來來往往就像酒店的客人,那情緒就好比是大堂裡循環播放的背景音樂,它迴響在那個空間裡。但無論如何,它都只是背景音樂,並非大堂本身,也非酒店的客人,不是嗎?
有時播放的音樂低柔,有時高亢,有時緩慢,有時激烈…只是音樂的類型不同而已,只是配合的場景不同而已。
我們的情緒也是一樣,憤怒也好,悲傷也好,羞愧也好,沾沾自喜也好,得意忘形也好,就是被當下的境遇激發出的心理波動。
它會升起,就一定會退去,就像會隨風飄散的樂曲。只要自己及旁人不被它所傷,就讓它在那裡自顧自演奏著吧。樂師累了,自然會停歇。
最後,以《生命的功課》裡的這段話共勉:
每一個情緒都是我們走向內在的關鍵轉折點,每一個情緒都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轉自:https://www.awaker.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38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