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你為什麼不快樂?

你知道快樂是什麼嗎?別太相信自己的能力。 

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丹尼爾吉伯特在5月出版的《其實你不了解快樂》新書中指出,絕大多數人都對快樂有錯誤的想像,因而做出錯誤的決定,變得更不快樂。

這本書一上市立即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在全球最大的亞馬遜網路書店身心健康類書籍中排名前10名。

吉伯特根據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資料,為讀者解開關於快樂的誤解。

最後一次開懷大笑,是在什麼時候?已經有多久時間,每天清晨醒來總是深鎖著眉頭、而非用微笑迎接一天的開始?你為什麼不快樂?

「人們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對快樂有錯誤的想像,」《其實你不了解快樂》作者、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丹尼爾‧吉伯特(DanielGilbert)表示。

我們總以為只要得到或是做到某件事,就會感到快樂。但我們錯了。

事實上我們一點也不了解快樂是什麼,用盡各種方法追求快樂,但就像是掛上美麗的圖畫掩蓋斑駁的牆面一般,只是暫時的逃避而已,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對快樂有錯誤的想像

追根究柢,問題就出在人的「想像」(imagination)。
人類是喜愛想像未來的動物。根據心理學家研究,在每天的思 考活動中,12%的時間與未來有關。也就是說,每8個小時的思考,就有1個小時是在想像未來。

原因何在?因為白日夢永遠比現實更令人快樂。雖然這些想像不一定會成真,但是只要想到有這樣的可能性,就會讓我們快樂。

更重要的是,我們往往依據對未來快樂的想像,做出重大決定。我們認為在某家公司工作會比較快樂,所以選擇這家公司。

我們相信,只要做出某種決定,快樂就會隨之而來。

然而,當想像成為事實,卻驀然發現這個決定根本是錯的,自己並不快樂。為什麼我們一再發生這個錯誤?


別相信自己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其實不如我們所想的精確與可信任。
以記憶來說,我們以為正確無誤的記憶事實上已經過2次的改造,不再是最初我們親身體驗的那段經歷。 進行記憶活動時,為了節省記憶空間,大腦只記憶關鍵片段或是簡化成幾個字。

而當我們日後想起某段記憶時,大腦並非從記憶庫中原封不動地將原先記憶的某個片段或字詞取出,而是組合相關的資訊,重新建構這段記憶。 這就是大腦的運作方式。當我們預想未來的情境時,同樣非常不精確。

當我們開始想像自己未來做某件事情,大腦會自動加入其他的情境,美化這件事情的體驗,也因此高估了這件事情帶給我們的快樂程度。

舉例來說,假設現在要你想像,如果明天晚餐吃義大利麵,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當你開始想像時,心裡想到的一定不只是一盤義大利麵而已,事實上你心中的場景豐富有趣多了,可能是在一家期待已久的高級西餐廳裡,或是和你喜歡的人享用食材豐富、料理手法獨特的義大利麵。這些額外的細節讓你對明天晚餐有了過高的期待,事實上可能不如你想像得那麼快樂。

此外,過度樂觀的另一個原因則是遺漏負面訊息。 就好比我們無法清楚記得過去某段經驗的所有細節,同樣地我們也無法詳細想像未來某個事件的所有細節,這也會使得我們對於快樂產生誤判。

也許你覺得離開組織、自行創業會比較快樂,因此很容易就想到自行創業的好處,美化了自行創業的體驗。 然而你想到的好處,例如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未來未必會發生。

但是你沒想到的更多情境,卻會讓你的創業夢一夕幻滅,例如市場競爭過於激烈、資金周轉困難、人力管理不易等等。

另一方面,我們對於未來的想像,會受到當下的想法或感受所影響。


依據現在的感受想像未來 

這就是所謂的「現實優先」(Reality First)原則。大腦處理訊息有優先順序,它會優先應付當下的情境,做出某種情緒反應,這時的情緒會直接影響你對未來的想像。

假設這陣子工作非常不順利,處處碰壁,讓你感覺沮喪,你認為如果未來仍繼續留在這份工作,一定會不快樂。

事實上,這是你現在的感受,而非未來的感受。你是以現在的感受去想像未來,所以你只能想到當下令你不快樂的部份。
但是未來有可能改變,發生令你快樂的事情,然而這是你現在無法預想得到的。 而且,當不愉快的情緒過去,你對這份工作的未來想像又會不同。 然而,我們往往因為當下暫時的不快樂,衝動地做出錯誤的決定,放棄真正好的工作,接受另一個讓你更不快樂的工作。


為自己找理由

當我們確認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快樂之後,便會自我合理化,自動篩選支持自己觀點的事實,選擇自己想要看的、想要知道的,證明自己是對的。

不妨看看一項有趣的心理研究。研究人員要求一群人接受社交敏銳度測驗,結束後研究人員告訴所有人,測驗結果非常糟糕。 之後研究人員讓他們看看其他人的測驗成績,結果發現,多數人都只注意到成績比自己差的,至於那些成績不錯的則是視而不見。

此外,我們不僅選擇性地找尋自己要的事實,同樣選擇性地喚起過去的記憶,支持自己的決定。

社會心理學家席瓦‧康達(Ziva Kunda)曾進行一項實驗。

研究人員告訴第1組接受實驗的人,外向的人薪水較高、升遷機會較多;但是告訴第2組人,內向的人薪水較高、升遷機會較多。

然後要求所有人回想過去的經驗,證明自己到底是外向或內向的人。

結果第1組人通常會想起他們勇敢地走向陌生人自我介紹,自認為自己個性外向;第2組人則是回想起他們看到自己喜歡的人,卻不敢打招呼,自認為個性內向。

但是,就算你不只是依靠自己,會主動對外尋求別人的意見,通常也會不自覺地、選擇性地去找那些有可能支持我們意見的人。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心中早已有了定見,尋求別人的意見,真正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加確認自己的想法,並非是真的要聽到不同的想法。

而且,人們有明顯的雙重標準傾向。

當我們面對符合自我期待的事實時,就會毫不猶豫地立即接受。

但是面對不符合我們期望的事實時,則會依據更嚴格的標準檢視這項事實,證明這項事實是不正確的。

於是我們透過種種合理化方法,又再強化了我們對於未來不切實際的想像。



過度誇大未來的不快樂

最後,影響我們對於未來判斷的因素是,人們的心理感受並非固定的,事情發生前與發生後的感受其實是不一樣的。

原本以為會令我們不快樂的經驗,真正發生之後,我們並沒有如原先想像得那麼不快樂。

原因就在於「心理免疫系統」(psychological immune system)。如同身體的免疫系統可以產生抗體,抵抗細菌或病毒的侵入。我們的心理也具備類似的防衛機制。

當我們面臨不快樂的情境時,心理免疫系統也會產生作用,自行調適心理感受。
你以為如果失去工作,心裡會很難受,然而當事情真的發生了,你發現自己事實上沒有原先想得那麼不快樂,

你覺得正好可以趁這個機會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涯規劃或是休息一段時間再出發。

我們以為的快樂或不快樂,都是非常不準確的想像,因此做出錯誤決定,陷入更多的不快樂。

「去問曾做過相同決定的人親身的感受,遠比自己的想像要準確,」吉伯特強調。
在事情未發生之前,我們永遠無法確知自己會快樂還是不快樂?或者快樂的部份是什麼,不快樂的又是什麼?唯有實際體驗過的人才能提供更有用的資訊。

不過 ,快樂是流動的情緒感受,並非永久存在的感覺,你不可能永遠都感受到快樂。
所以,「不快樂本身並不是問題,不過是暫時性的情緒變化而已。」吉伯特認為,根本的問題是,找到讓自己快樂的因素。


快樂哪裡找? 

我們常常混淆了讓我們快樂與不快樂的原因,兩者之間完全是兩回事。當你消除不快樂的因素,並不代表你會因此變得快樂,你只是不會不快樂而已。

沒有錢確實讓人感到不快樂,但是有錢不一定會快樂。

根據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謨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yin Rotterdam)教授路特‧凡荷文(Ruut Veenhoven)研究指出,

居住在平均年收入1萬美元(約新台幣33萬元)以下的貧窮國家的人,確實感到不快樂。

然而,在年收入1萬美元以上的國家的居民,金錢和快樂之間就沒有顯著的相關。
當生活的基本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時,確實會讓我們感到不快樂,然而,一旦這些需求得到滿足,不快樂感覺便不存在。 但是要讓自己快樂,又是完全不同的因素。

美國伊利諾大學心理學教授、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創始人馬丁‧塞利曼(Martin Saligman)指出,真正的快樂來自於:


1. 製造樂趣(pleasure)

多注意美好的事物,例如早晨的陽光、一餐美味的食物、一首好聽的歌。
心理學家建議,不如將快樂時光寫下來,當你不快樂時,可以拿出來翻閱。
每星期寫下3到5件令你覺得快樂的事件。保持新鮮感,內容愈常更換愈好。


2. 全心投入(engagement)

對於你的工作或興趣,投入所有心力,有了具體的成就你才會感到快樂。 不過,更重要的是你的人際關係。 根據心理學研究,與人之間的連結感是讓人們覺得快樂的最重要原因。


3. 找到意義(meaning)

仔細思考、找出你人生的意義,完成你最終想要達成的人生目標。





書名:《其實你不了解快樂》(Stumbling on Happiness)

作者:丹尼爾‧吉伯特(Daniel Gilbert)

出版公司:Knopf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