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第三次嘗試才會遇見幸運

我父親是我認識最成功的人之一。他白手起家,沿途也受到不少幸運的眷顧。


我出生時,家境並不富有,連小康都稱不上。家裡沒有廁所,只有一間跟左鄰右舍共用的茅房。房子是違章建築,緊挨著鐵道,蓋的不是很好。火車每經過一次,家裡就「地震」一次。

當年,我父親因為口才好,獲得機會主持一個全新的益智節目,叫「分秒必爭」。他從主持、撰稿、出題全都一手包辦,經常工作到深夜。每次節目開始,父親會面對鏡頭做個簡短的勵志開場,稿子都是自己寫的。過了一段時間,累積了不少篇這種小段子,已可集結成冊,他便投稿給台灣許多出版社,但全被退回來了。被拒絕的原因:「篇幅太短,份量不足」。

父親並沒有放棄,直接跑去印刷廠,拜託老闆算他便宜些,以最廉價的紙墨、最陽春的裝訂,印成小小一冊。印完第一刷,版子就拆了,根本沒指望會再版。

但很奇妙,這本書賣得愈來愈好,詢問度愈來愈高。某天甚至接到一通電話,是國防部打來的。那個年頭,國防部打給你,八成沒什麼好事。

「劉墉先生,我們讀了您的著作。」電話另一頭的聲音說:「我們覺得篇幅簡短、內容合適,且攜帶方便,適合國軍閱讀,想跟您訂購幾本。」豈知,其他出版社拒絕的原因,正是國防部看上的原因。收到訂單,我父母親都落淚了,因為那「幾本」的訂單,其實是好幾萬本。

這本名叫《螢窗小語》的書,改變了我們全家的生活,也讓我原本計劃以繪畫維生的父親,無意間成了暢銷作家,影響了好幾代的年輕學子。假如當年父親收到那些出版社回信,就打消了出書念頭的話,一切都會不同。

而當我問父親:「你覺得成功的關鍵是什麼?」他毫不猶豫地回了我四個字:「鍥而不捨」。

「鍥而不捨」,英文解為一字:Persistence。

無論中外, 幾乎所有成功人士的傳記中, 都會提到persistence是成功的關鍵之一。而英文有句諺語「Third time's the charm(第三次嘗試才會是幸運的)」,而企業巨匠的堅持和毅力往往遠超過三次。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之前發表過上百份研究;愛迪生做了上千次實驗才發明了電燈泡;畢卡索畫過上萬張作品;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的維京集團(Virgin Group)成立過400多家公司;Google推出過上百種數位產品,連現在被外界視為「百發百中」的蘋果,在研發過程中也淘汰了90%的點子。

相信自己是幸運的開始

鍥而不捨的人的確比較幸運嗎?英國的韋斯曼博士就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找到一群自認為幸運的人和一群自認為歹運的人,邀請他們個別到實驗室,看一個幾何形狀的謎題。韋斯曼博士向他們解釋:這個謎題有兩個版本,一個很容易解開,另一個幾乎不可能解開,而每個人會拿到的是其中一個,並問大家光憑目測,是否能判斷那是簡易版,還是困難版呢?事實上,這些人拿到的都是同一個謎題,根本沒有兩個版本,但自認歹運的人,有六成認為自己拿到了「困難版」,而自認幸運的人,卻有七成認為自己拿到「簡易版」。韋斯曼博士於是寫道:「面對挑戰時,許多不幸運的人似乎還沒開始,就已經放棄了」!

不僅如此,韋斯曼博士還讓兩組人個別嘗試解開另一個3D積木謎題。這次,他並沒有說這個謎題有多麼困難(事實上,它幾乎不可能解開)。當這些實驗者與謎題獨處時,自認歹運的人試了不到20分鐘就放棄,但幾乎每一位自認幸運的人都研究了超過半小時以上,很多還要求多給他們一點時間,因為他們就是不信自己解不開!

顯然,「鍥而不捨」是幸運人的特質之一。他們的毅力讓他們能夠撐過瓶頸,當多半人都放棄時,他們還能繼續堅持,直到某一個Lucky Breaks讓他們扭轉乾坤。

「幸運」就是當「準備」遇上了「機會」。
—歐普拉(Oprah Winfrey)

「鍥而不捨」聽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相當困難。長輩們常說:「咬著牙撐過去」、「吃苦當吃補」,似乎成功需要的就是超級的耐力、堅強的意念,或是愚公移山的傻勁。但如果成功的關鍵就僅是刻苦耐勞的話,那應該有更多人成功才對。我們都認識一些善良老百姓,一輩子埋頭苦幹,像水牛似的頭低著,默默地拖著犁,在一個工作崗位守到退休,也沒等到良機?許多人靠著傻勁打拚,也未必能碰上運氣敲門?

毅力和運氣是否有更準確的座標呢?我們除了憑耐力奮鬥,撐不下去的時候責怪自己沒骨氣之外,是否有其他的關鍵因素,能更有效率地鍛鍊自己的毅力,並讓這種毅力更能夠對抗失敗呢?

我在心理學的文獻中,找到了一個線索。它來自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社會心理學者之一,班杜拉博士(Dr. Albert Bandura)。

班杜拉博士在1960年代研究恐懼症患者。當時「行為心理學」稱霸,許多治療師都認為只要反覆訓練,任何人都能克服恐懼,但班杜拉博士發現病患是否能克服恐懼,似乎取決於他們是否相信自己有克服恐懼的能力。這種觀念挑戰了行為學的基本理論,於是班杜拉博士悄悄自行研究,在1970年代終於發表了他的理論,取名為Self Efficacy。根據班杜拉博士的定義,Self Efficacy是「對自己是否能夠應付某種狀況的能力的信心」。這聽起來相當饒舌,直接引用Self Efficacy的測驗反而比較容易懂:

--我能冷靜地面對困難,因為我可信賴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有麻煩的時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應付的方法。

--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決大多數的難題。

Self Efficacy較高的人,就會比較同意以上的話。

中文將Self Efficacy翻譯為「自我效能感」,我在此簡稱為SE。它與「自信」不同,因為沒有能力的自信只是「自我感覺良好」。SE也與單純的毅力有差,因為它講的是能夠解決問題、應付狀況的靈活腦力,而不是蠻力。SE強的人會持續努力,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也勢必會達到目標。

如今,Self Efficacy是正向心理學非常熱門的研究議題,有無數個研究證實了它的效果。尤其在教育、職場表現、自我管理、運動健康方面都有明顯的關聯。

以我對我父親的觀察,他的「鍥而不捨」有一部分來自於不服輸的心態(他真的很好強!),另一部分則是他的好奇心。有時他很像小孩子,喜歡做各種實驗。以前住在紐約郊區時,我父親想在後院種菜,鄰居告訴他別試了,那裡的土壤種不出什麼好東西,我父親卻去查書、跑到花店請教店員,還叫我跟他去森林裡挖土,一袋一袋抱回家倒在後院。經過了各種嘗試,我們竟然在十坪不到的後院種出了十幾種蔬菜,而且黃瓜有一個手臂長,番茄有兩個拳頭大!

所以,我父親的「鍥而不捨」,其實跟「自我效能感」比較像。
我承認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任何疑難雜症在我看來都能夠迎刃而解。
—比爾.蓋茲(Bill Gates)


摘自《Get Lucky!助你好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