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午飯後小睡片刻醒來,突然想起老友,撥電話過去,他也剛好有空,大約一個小時後,我跟先鈴就按了他
家的門鈴。
老友夫妻倆熱情招呼我們在小院子裡坐下。秋日午後,陽光不燥不火,溫度也剛剛好;幾棵桂花正開著,淡淡的香氣似有若無的飄散在微風裡。朋友把他的躺椅讓給我,我半躺著,瞇著眼,舒服到五臟六腑都鬆開了似的。朋友送茶來,我閉著眼說:「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會過日子啊?三兩棵桂花,加上這躺椅!」
「你又不是沒來過!那些桂花在我家種了快十年了吧!」朋友的妻子是個直腸子、亮嗓門,她端了一盤切好的蘋果出來,一句話讓我心頭一震。朋友坐在我旁邊,半怒半笑的說:「啥?居然現在才發現!這躺椅可是我的寶座,已不知讓你坐了多少次,我真是白浪費心意了呀!」
「是是是!我是木頭人。」我尷尬的笑著回話,繼續躺坐。我當真不知道他家種了桂花,也從沒察覺過坐在那躺椅上是什麼滋味。
美好時光,稍縱即逝
午後的陽光斜曬進來,暖洋洋的。台北的秋天真是舒服!天空藍得讓人有點兒恍惚,空氣像是被洗過似的,到處透亮透亮的,再被桂花的香氣一薰,就到處都被染上了慵懶的、散淡的甜香。我住過那麼多城市,從來沒有覺得這麼閒適、這麼愜意的。大概是心境吧!過去真沒有停下來過,即使下了班或渡假中,我的腦子分秒都在想事情,人在心不在,只專注在自己追逐的事情上,對於周遭的種種通常渾然不覺。
人生無常,生命充滿變數,我們常這麼感嘆!時光稍縱即逝,當下的美好不把握,往往就永遠的錯過了。無人不知這個道理,可是,卻很少真正放在心上。
前些日子我注意到一個消息,成大醫院院長林炳文罹癌後,原本以為控制得很好,卻忽然間復發,匆促病逝,享年六十一。我因而在臉書上轉貼了一篇深獲我心的文章,標題是〈今天就是特殊的日子〉。林院長的猝逝讓作者感慨不已,因而分享了他知道的一個真實故事:
多年前我的一位同學,他太太剛去世不久。他告訴我說:「我在整理太太的遺物時,發現一條絲質圍巾,那是我們去紐約旅遊時,在一家名牌店買的。」
名牌圍巾上面還掛著高昂的價格標籤,他太太一直捨不得用,她想等一個特殊的日子才用。講到這,他停住了,我也沒接話,好一會兒後,他繼續說:「再也不要把好東西留到特別的日子才用,你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的日子。」
我的新人生觀
這文章真是讓我心有戚戚焉!在大病折磨,和死亡擦身而過的震撼之後,我常常在想,怎樣的人生,才是沒有遺憾的人生?
我的體會是:一,擁有健康;二,創造難忘時刻;三,盡力做好自己,不必改變世界;四,活在當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健康無價雖然是一個快被嚼爛的觀念,可是它確然是真理。沒病沒痛的時候,無法體會「英雄最怕病來磨」、「病時方知身是苦」究竟是什麼境況。病痛雖然很難承受,但或許,疾病也是一個人的深層意識召喚而來的。如果長期的緊張、壓力無法紓解,生命的原始本能就會想辦法強迫你休息;如果還不懂得調整,他就會全面罷工。
姑且不論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至少我自己,確實是因身體的激烈抗議,被迫有了一年以上的徹底休息,身心大解放,現在經常睡到自然醒,可以悠閒的用餐、散步。只不過,一開始,我根本不知該如何放慢腳步過日子。長期習慣了衝刺、趕場,吃飯的時候還是狼吞虎嚥,出門散步,腦袋還忙著想事情,甚至洋洋得意——看我多麼懂得善用時間!
一次次的警醒練習,讓我漸漸學會跟自己的身體相處,順應身體的需要,而不是將其當成追尋夢想、滿足人生目標的工具。
創造難忘時刻
其次,要有無憾的人生,就要記得隨時創造「難忘時刻」(unforgettable moments),不管是為了家人、朋友,還是為了自己。生病之後才深刻體會到,過去我只是利用工作之餘、心不在焉的陪在家人身邊。時間一過,這些平淡的相聚時刻,很快就被歲月的浪潮沖散,沒有留下任何能夠不斷被咀嚼、回憶的滋味。
這段日子,轉換心境的我,覺得人生愈來愈飽滿,一個個溫馨甜美的難忘時刻,靜靜豐富了我的生命。譬如有一回,我約德亭一起出門散步。春天,滿城的行道樹爭先恐後的開了各式各樣的花朵。最讓人吃驚的是樟樹,從前我完全沒注意到有這麼美的樹;德亭長期在國外,也不認識它,但她注意到路上那一大叢一大叢像雲朵一樣新鮮、漂亮的嫩綠,走近一看,發現滿樹開著淡綠色的小碎花,風起處,淡淡的甜香瀰漫在空氣中。德亭輕輕的說:「這個感覺好幸福喔!」
我們只是一起靜靜的享受了那美好的片刻,它就鏤刻在彼此的生命裡,散發出一道溫暖的光彩。所以,所謂「創造難忘時刻」,不一定是特別美麗的畫面,未必是燭光晚餐,只要停下匆忙的腳步,駐足在生活中的一個短暫片刻,哪怕只有一分鐘、一個吉光片羽的剎那,只要那些和你在一起的人會牢記終生,而且每次想到,笑容不經意的就會浮上面孔。
盡力做好自己
過去我一直認為,一個人最大的成就,就是「改變世界」。只是,當我不再關注如何「改變世界」,我發現自己就減少了很多批評、挑毛病的心態,而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乃至言行舉止。然後,也因為無時不刻都在感覺自己、觀察自己,每一天的每一個時刻都了了分明、無暇他顧。本來我最重視個人形象,現在,我只管做好自己,做事問心無愧、對人真誠平等,不求改變別人,只求改變自己、讓自己每天都比前一天有所成長,於是,「形象」這個空殼子就完全沒有了意義,外界的批評毀譽,也漸漸都不在意了。
有一天,朋友轉寄一封題為〈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的文章,作者無從考證是哪位了,但這篇短文寫得很有意思:
我們生命中的一切所願,其實不應該用「追求」,而應該用「吸引」。佛說:「有求皆苦,無求乃樂」。
曾經,有一個人為了得到美麗的蝴蝶,便買來一雙跑鞋、一只網子,穿上運動服,追逐奔跑了很久,終於在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中抓到幾隻。可是蝴蝶在網子裡恐懼掙扎,絲毫沒有美麗可言。一有機會,蝴蝶就會飛走。這就叫「追求」。
另外有個人也很喜歡蝴蝶,於是他買來幾盆鮮花放在窗台,然後靜靜的坐在沙發上品茗,欣賞蝴蝶翩翩而來。這就叫「吸引」。「追求」,是從自我的角度考慮,忽視了事物內在的微妙規律,所以常常事與願違。「吸引」則是從完善自我、奉獻自我出發,順應了天理,投其所好,因而皆大歡喜。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采,天自安排。」這篇短文的結論是這麼說的,我完全贊同!
從前我活得太用力,孜孜不倦、不敢絲毫鬆懈,拚命追求最大的掌聲。然而,這場病讓我明白,生命最重要的成就,其實是把自己內在獨特的本質開發出來。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挖掘自己內心真正想要成為的人、做的事情。否則,努力爭取出人頭地,唯恐落後,追逐名利的慾望就會像頭野獸,霸占了我們的靈魂,很容易讓我們像機器似的超速運轉,有名又要更有名,有錢又要更有錢,看不到自己的初心,忘了我們從孩童時候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其實,真正要自我實現,最「省力」的方法,就是不要被外界的價值觀牽引,競逐別人的肯定,而是打開自己,每一天、每一個時刻,都讓自己像吸引蝴蝶的花一樣盡情綻放。
摘自《我修的死亡學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