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行走人生:與心中的航海家一起成長

流浪未必迷失方向。    ─托爾金(J.R.R. Tolkien),《魔戒》

何謂航海家?

航海家視人生為一場不斷探索的歷險,充斥著學習的機會。航海家求新求變,知道人生路途點綴著智慧,等著他們去汲取。無怪乎,第一艘太空船就叫「航海家號」,而星艦迷航系列影集中,前往宇宙最深處的那艘船艦也叫「航海家號」。

不管是個人成長還是職場發展,我們常用「航行」的意象來形容自我發掘、實踐潛能的過程。航海家般的人生是矛盾的,要膽量也要謙卑,要不滿現狀也要接納現狀;要劍及履及也要耐心等候。

航海家與時俱進

我們常以為,憑著現有的知識與專長,我們做什麼事都能水到渠成,畢竟我們也都在社會打滾多年,經驗老道了。

但我們也知道,人生哪有這麼簡單。

天底下最教人害怕的挑戰,莫過於追求個人成長。我就是我,這樣還不夠嗎?是的,這樣還不夠,因為我無限大,我的心靈遠超過現在的我,我離理想的那個我還很遠。

要有幸福成功的人生,要有深刻的轉變,需要我們踏上自我成長的旅程,這時就需要發揮航海家精神。

航海家拓展視野

聽到「航海家」三個字,很多人會聯想到探險家或冒險家。但對我們一般人來說,人生旅程不見得真的要上天下海,而是成功度過生命中的重大時刻與階段。自我成長之路也有崎嶇難行或需要遠征的時候。以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為例,從戰俘到總統候選人,人生路途精彩無比。

谷歌中東地區行銷主管威爾.戈寧(Wael Ghoni)也是勇於面對歷史大浪的一個例子。他意外成為埃及革命的領導人物,這背後需要他內心的重大轉變,以及對自我有更深的認識。

他目睹埃及警方殘暴對待一名叫薩伊德的民眾,震驚不已,心中的夢想家與戰士性格大作,化身成社會運動分子。

戈寧成立一個臉書專頁,疾呼「我們都是薩伊德」,吸引35萬人瀏覽,並在戈寧的邀約之下,在開羅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和平抗議。不到幾週,埃及人民成功推翻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政權,為「阿拉伯之春」民主運動掀開序幕。

有些歷程讓人出身低卻能成就大事。馬雅.安格羅(Maya Angelou)高中輟學,當上舊金山第一位黑人纜車車掌。年輕時獨自扶養小孩,為了生計當過廚師與服務生。她後來寫了30本暢銷詩集、小說與非小說著作,更曾在柯林頓總統就職典禮朗讀詩作。我們可以想見,她一生走來,心靈勢必不斷成長,才能度過種種外在環境的艱難。安格羅迎接人生的種種課題,說:「我可以因遭遇而改變,卻不會被遭遇所打倒。」

當然,人生不是一條直線前進的道路。路途中難免會跌倒,若能再站起來,事後都只是人生的一段插曲。以艾爾.高爾(Al Gore)為例。他大半輩子都在為當上美國總統做準備,眼看就要實現夢想,卻因計票風波而高票落選。他沒有因此灰心喪志,日後投身氣候變遷的宣導工作,反而為他贏得諾貝爾和平獎。

人生路途起起落落,迂迴輾轉,終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航行,從此刻開始

翻開不同文化的傳統歷險故事,主角都是遠離家園,前往遠方。但很多時候,往往要尋找的東西就在眼前。《綠野仙蹤》的桃樂絲不是腳跟輕碰三次就回到家了嗎?和她一樣,我們只要有心過生活,處處都是頓悟的機會,不需遠求。

跟各位分享一個採石工的小故事。

採石工終日在大太陽底下工作,不甘身分卑微,常常想著要當個厲害的人。想一想,有誰會比太陽還厲害呢?所以有一天,他對著上天祈禱變成太陽。他的心願成真了。

他放射出和煦的陽光,照得百花齊放,兒童快樂嬉戲,地面也不再有積水。突然間,一朵烏雲擋在前方,害他無法施展威力,這才發現烏雲比他更厲害,於是祈求上天變成烏雲。他的心願又成真了。

變成烏雲的他悠遊天際,為草原帶來雨水,讓城市起霧。

正對這個新威力感到志得意滿時,有天颳起一陣風,把他吹到一旁。他不肯認輸,再度祈求上天讓他變成風。心願成真之後,他在天空開始呼呼吹氣,有時是輕撫海灘戀人的一陣微風,有時是讓大家雨傘開花的狂風。

正感到神氣之際,他突然撞上一座山頭,要繞過去不成問題,但就是沒有辦法穿過。他心想:「我懂了,山一定是這世界最厲害的東西。」於是祈求上天把他變成山頭。他的心願成真。

變成一座山之後,他統治大地,直到有一天,他覺得有人在挖鑿他。原來,是採石工。

尋尋覓覓,想要學更多把戲與法寶,就好比祈求上天讓人變成太陽、烏雲、風一樣。生活中總有學不完的知識、練不完的技能、培養不完的好習慣,但就當我們好不容易攀上山巔,卻可能希望又變成採石工。

採石工的故事點出了精彩人生的關鍵。沒錯,生活確實需要不斷磨練技能,但如同這則寓言的道理以及家母的烹飪良言一樣,我們必須從心出發,才能成為生活的大師。此時此刻就可做起。

不管我們手上的工具是好是壞,但要怎麼用,最後還是決定在我們。沒有用心,一堆土一灘水加起來不過就是泥巴;但如果我們開始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好惡,同樣的素材經過你的巧手,日後將變成欣欣向榮的花園。

我們不必學摩西離鄉背井、流浪沙漠40年,只為尋找應許之地;不必學《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作者放棄住宅,搬到印度道場尋找自我。我們的心就是一塊璞玉,等著我們去雕琢。領悟到這點,我們會發現自己的蛻變旅程已經啟航,正要全速前進。

航海家改變生活

莎士比亞名著《哈姆雷特》有一句經典台詞:「忠於自己尤為重要。」彷彿要後人時時警惕,「忠於自己」是一生課題,不但要清楚它究竟是什麼含意,還要想辦法切實做到。

聽起來很難,卻是航海家精神的真諦。生活與工作如何順心如意,同時又忠於自我,只有你自己能決定。

曼德拉是一致認同的偉大領袖,認為他是忠於本心的代表。曼德拉服刑近30年,生命有如任人宰割。讓他堅持下去的信念,來自他刻在牢房牆上的威廉亨利(William Ernest Henley)詩作,最後兩行是:
我是命運的主宰,我是心靈的統帥。

航海家精神,代表你握有人生的選擇權,最終能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出身背景確實重要,攸關你人生旅程的起跑點,決定了你的健康、財力、社會地位、教育機會、政治自由程度等等。

但不妨思考安格羅、戈寧的例子。他們遭遇重重難關,而能走出一條令人敬佩的道路。心態才是關鍵。生命難免有險阻,由不得我們決定。「生命獨特而珍貴,你會怎麼過?」無論你的出處為何,你心中的航海家時時都在想這個問題。

航海家終身學習

無論現在走到人生哪個階段,我們每個人都還在成長,都是「未完成的作品」,這是身而為人的基本法則。

各位可能覺得很久以前就「成長」完畢,可能是你成人的那年;從學校畢業的那年;考到駕照那一刻;孩子都自立門戶的那一天;或者是你50歲、60 歲、70歲、80 歲的生日。

但人生沒那麼簡單。
20歲前的改變確實比較明顯,但不管我們現在幾歲,仍在不斷成長。
我們都是「未完成的作品」,沒有結束的一天。

摘自《轉念間,全世界都聽你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