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

10個人生信念,讓你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教育家理查‧吉維在《改變,可以無所畏》一書中,提到10個人生信念間的關係,引導我們克服恐懼,重燃好奇心
和冒險性。


人類天生是對於改變、創造和好奇的動物。那些讓小孩子進步神速的技能和行為,會因為年歲漸長而逐漸流失。要是可以重新找回那些感覺和神奇的能力,我們將擁有超厲害的武器,可以應對今日所生存的世界。

別忘了,真正了不起的人物具有的十個共同特質:專注、準備、信念、毅力、創意、好奇、彈性、冒險、獨立、崇高使命感。

除去最後兩項,其他都適用於兒童的行為。想想這些特質有多少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受到培植? 可是我們竟然假設成人、雇主及員工,會自然而然會擁有這些特質,並且懂得在適當時機加以應用。

在此,我會探討我自己特別有共鳴的前五項特質,請讀者也用自己的方式,去檢視這些特質在個人及工作上的意義,並且思考如何去體察在自己與他人身上的這些特質。

專注: 把焦點放在做得到或想做的事情上

小時候,我們通常都把只把焦點擺在眼前看到的當下,那些直接與生活有關的東西,隨著年齡增長、經驗擴大,我們開始看到、感覺和想得更多。我們努力在水中游得更快只是為了讓自己感覺不會下沉,導致過程中愈來愈沒有時間伸出水面換氣。

這就像大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在意自己做不到的事,多過做得到或想要做的事,也因此常常缺乏信心,不敢望向高處和遠方,然後給自己找理由,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有一位在專業和為人方面令我無比尊敬的朋友,他也是小學校長,對工作、同事和他羽翼下的孩子充滿熱情。

我首次遇見他時,他是個活力充沛的點子王,樂於推動創新和有計畫的冒險,可是隨著工作壓力日益加重,他感覺愈來愈難以關注外在世界及擘劃未來。他變成所謂的「反應式」領導人,只回應現有問題,並企圖掌控自身領域中的每個因子,以避免衝突或未來可能的挑戰。

他是我所認識的最善良的人之一,因此想要讓人人都滿意,然而領導一個龐大、複雜的團隊,這是無法做到的事。結果,他開始對一些最簡單的問題變得偏執,而且因為他太過擔心情況會變得更糟,反而身陷在被動反應的惡性循環中,使得他無法領導自己的組織進步。

信念: 用真心溝通就會找到支持者

帶領格蘭吉小學走過若干重大變革後,我體認到成功執行那些改革的關鍵在於,說服最具影響力的教師,讓他們相信我的真誠與熱情。

記得離職那一天,我向我最堅定的擁護者——副校長賴斯道謝。剛到任時,我還以為他會自始至終都跟我作對,於是我問賴斯,為什麼那麼快就全力追隨我的領導? 他的回答很簡單。

他說:「理查,我見到你那天,你跟我談話時最先講到的就是學生,我便知道我們的出發點是一樣的。我也知道,即使我認為有些你想做的事很瘋狂,可是你一定是為了學生好才想那麼做。」是的,就算我們想做或想改變的事,是根據冷酷、僵硬的邏輯而來,也要找出方法,用真心去主導溝通的過程。

如果想要讓信念、承諾和品質,與公司或品牌產生連結,並展現出來,尋求支持才是上上策,這樣的背書傳達了信心和信賴。大聲叫賣或追求速效並不能把信念傳達得最透徹,而是應該透過人與人的接觸和互動爭取支持。

原文:http://books.cw.com.tw/blog/article/804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