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追求提升跟開悟嗎?」
「如果對人生沒有熱情怎麼辦?」
「我找不到我喜歡的目標⋯」
「人生很迷惘⋯」
如果你有類似的感受,而身心靈的書籍還有課程沒辦法化解你的疑慮,那我會建議,先重新思考:「是誰給我『意義』的價值觀?」是誰要求我:「人生非得要有意義?」
其實追求「意義」這件事情,本質上就是人類競爭的意識。
「你要夠好,你要漂亮,你要有用,你要符合社會價值觀,你才值得存在。」
我們在網路社群看到的言論,那些批判,都是人類建立起的思維:「你要、你應該,你得進入一個框架⋯」
但是身心靈,不是一直都在說:「萬物一體」?那為什麼還要標籤化?為什麼還要框架?為什麼還要繼續追求,還有符合標準?
所以很多的說法到後來,尤其讓我們感到迷惘的時候,要記得回來檢視:
「是別人要求我這麼作,還是我真的要這麼作?」
如果感覺不到自己的感覺(這其實是非常常見的現象),不是你不夠好,而是在社會的染缸裡面浸泡太久了,搞不清楚別人的說法,跟自己的感受差別。
其實,進入「萬物一體」之前,要先能確定自己的感知,才能建立錨定與穩定的安全感。
首先要區分,別人,和我,的不一樣。產生界線的概念。
你沒有價值感也沒關係,你沒有喜歡的東西也沒關係,你沒有目標也沒關係,你不需要持續的應對跟討好別人的要求。
因為你是你自己,你只是還不清楚個人的輪廓。但是你已經意識到「我感覺不對勁,我好像不應該再符合別人的要求了」這就是一個禮物。是知覺的啟蒙。
我也不想要談開悟跟揚升之類的話語,那也是一種標籤化,區別未開悟和未揚升,把人標籤化,分成「好」或「不好」。
我更在意的是,你,你這個人,你的存在,在此時此刻當中,你對自己的失望跟難過,是你正在分離「我」和「別人」的差異性。
因為比不上別人,所以難過。那麼,為什麼你要跟別人比較?誰要求你比較?如果你跟別人不一樣,不就代表你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沒有經濟能力,不代表你未來永遠如此。總是有機會打工還有學習,所以,是誰灌輸你,沒有經濟能力就是不好的?甚至定義你永遠失敗?而讓你被這個想法困住?讓你對未來失去希望?
我是在接觸了另外一個世界,透過和祂們接觸的過程,我看見了跳脫人類世界的視野。
你的存在,從來沒有標籤的存在,沒有好跟不好。但是在社會的標籤制度中,我們難免還是要入世,理解這些標籤制度,但是不會成為標籤的一員。
我是個女性,不代表我要受制於婚姻。我的性別還有年紀,只是顯示我在這個社會,別人怎麼可能會看待我。別人可能想要限制我,批判我、威脅我,但是那是他的問題,我的人生是我的。
(其實忙著批判別人的私事,都是為了得到自己的優越感,想要競爭跟比較,而轉移內在壓力的焦點。有人想要批判你,要求你,是他的問題。)
我能夠強悍的爭取我的權益,我能夠學習還有請教別人的專業,我是自由的,我能夠溫柔也能反擊,我的力量跟性別和年紀無關,這並不衝突。
想要接觸身心靈的大家,其實渴望的就是這份自由的勇敢,能夠跳脫,然後無畏。
只是在進入感知自由的狀態下,勢必要回顧,給你那些痛苦的價值觀,限制你的標籤,過往環境帶給你的傷害。要看到傷口是怎麼形成的。燙傷跟刀傷的治療方式並不一樣。
要先看見傷口,判斷傷口的嚴重性,把傷口包紮好,然後等待傷口康復,有一段復健的過程,急不得。
每個人適合的包紮方式不一樣,修復時間也不一樣,現在有好多的療法,諮商,探討的方式,適合你的,你要自己去找出來。如果想逃走也沒關係,每個人都有自己面對的時間。
到後來,身心靈的成長,已經跟社會價值觀無關了。
這是一個學習接納自己的過程。意識到框架的存在,接納傷口的深度,也知曉理想化的標籤並不存在,而生命是真實的。
真實的我們會痛,會悲傷會難過,也會脆弱。而在傷口之中,將能看到全世界的人們,所有的生命們,也都在經歷這段路程。
當我們放鬆了之後,自然感覺到愛,歸屬感,以及自由。這就是萬物一體的感受。
時代與生活的壓力,總是反覆出現,洗滌和顯化內在的傷口與不堪。
如果沒有人能夠好好的對待你,至少你可以好好的對待自己,給自己一個擁抱。
或許現在走的坎坷,疲累不堪,而那不代表你是無價值的。我們只是背負了太多社會的壓力,請意識到這個壓力,是老舊的集體意識觀念,不等於你。
光是有這一份界線,你就在離開框架。
回到當下,這個當下的你正在努力的為自己做什麼,這才是重點。
你的存在無法被定義,你一直都屬於你。
0 意見:
張貼留言